一直以来,几乎每个建材公司都希望家装公司当做独立运作的事业部门,接近4万亿的家装市场是块极大的诱惑,然而,很多尝试了之后的槽点也令人望而却步,如:账期长压款太严重、压价太低没利润、费用太大容易挨宰、人员复杂不好交道等等,看上去很美的家装公司,尤其是连锁的大型家装公司,为什么令建材厂商又爱又恨?
我们还得从家装公司及其行业特点说起:
1、 施工从业人员素质偏低,新工艺和技术都是装修材料厂家提供,缺乏创新性,标准化程度低、消费频次低,而顾客更重服务和体验;
2、 家装公司门槛低,缺乏高技术含量,不需要大规模投资和大型机械设备;
3、 施工现场参与人数多,工序多且复杂,手工作业,效果不好统一,从施工看,无论大小公司,施工作业的手段没有本质区别;
4、 对材料厂家议价能力强,对业主更多采用暗箱操作,实则议价能力低;
5、 季节性和地域性强,行业内的业绩淡旺季比较明显,装修公司本地化特征明显,底层逻辑应该是维修容易;
6、 工期短,生产要素简单,人员流动和管理难度大,设计和推广职能重叠,今后的出路是专业和细分化;
7、 竞争无序,随意压价提价和幕后操作情况突出,混乱,管理难度大,不是做大的问题,而是做强和做专的问题;
8、 个性化需求多,要与业主充分沟通,尊重业主的个性化需求定制、设计,避免雷同抄袭;
从特点可以看出,家装行业碎片式发展,相对比其他高客单价、高标准化、轻服务体验的行业来说,家装行业整体呈现集中度低,市场规模呈现的“大行业、小公司”显著特征;传统家装行业存在着利益模式不透明、运营效率低、消费者服务体验差等众多顽疾;而走价值创新战略道路的家装企业是不能打价格战的,因为一旦开始打价格战,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品质就会随之下降,影响的反而是自己的口碑。
从传统的操作方式看,在家装行业内部,标准化程度、产品体积、落地服务程度和技术壁垒也决定了家装行业内部的格局,木材、涂料、防水材料等标准化程度较低、体积较小、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集中度较高,而家具、橱柜、家纺等集中度较低。
从趋势看,未来更多的是产品、设计、服务和体验为核心要素的行业市场,业主对于个性鲜明的产品设计,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和体验的关注度显著升高,这迫使传统的装饰与建材企业的营销模式发生巨大改变,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设计方式将无法持续,服务和体验将开始打开广阔的市场大门。
另外,伴随着消费升级,环保和健康是装修的首位度选择;数字化智能家装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这是即将打造标准化的必然动作,从资本的角度看来看,战略投资已经入局,尤其是碧桂园在家居领域的“扫货”式投资,以及小米集团在多个家装、家居领域的投资布局,显现出未来家装家居领域产业整合的趋势,资本巨头的入场无疑提升了市场的准入门槛,这也将促使家装行业迎来一波大浪淘沙。
作为建材品类的营销战略,从现状上看,家装公司的无序和财务状况表明不值得战略布局!毕竟账期和低质低价的产品都是要现金流买单的,从多个企业的营销实践来看效果也是不好的,因此,目前的家装渠道应该要给经销商做配送管理,“本土化对本土化”,商务工作和服务工作便捷推进;另外,现阶段的家装公司虽然多有连锁的规模,实际上在各处分支的材料采购和使用仍下沉至项目经理与施工队处,这就决定了本地经销商的配送和服务才是营销过程中最短的一公里。
从未来趋势看,反而应该积极入局,资本打开的不是“产品+”和“服务+”的大门这么简单,资本进入之后,带来的是“智能+”与“装配+”,未来的全产业链路前景非常清晰了,作为材料制造商,一方面积极研制体系化产品的创新,走在前沿,另一方面要积极与拥有流量的资本互动,在开局时入局,局面可控!
家装公司渠道的现状与未来都将不断变化,一方面关注,一方面采用合适的方法入局,这是本文的结论,不知道对你是否有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