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塑料
创新, 如同可持续发展, 已是企业必须走的路
研究课题:家用电器
创新, 这个已不是新名词, 但从未间断地出现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。苹果的iPhone、Tesla的电动车、美团外卖、支付宝、共享单车等是近几年能亲身体验的创新。同时也发现, 这些产品或服务逐渐成熟后, 通常就能从网上或书本查询到关于这些公司的创新制度、流程或作法。当然, 也可从网上查到国内外老品牌的创新作法, 例如宝洁的开放式创新战略“联系+发展”(Connect+Develop)、海尔集团HOPE (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)。

海尔HOPE创新网络已遍布全球。(图片来源:海尔开放创新平台HOPE官网)
在创新的过程中, 除了最后新产品上市与上市后的管理,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, 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持续地有新产品上市。也就是企业如何具备可靠的、一再创新的组织能力,而不是单纯依靠运气或少数员工的天赋来创新。我们也常听到:用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。一般而言, 建立外部合作祢补自身的不足、启用新的组织运作方式都是创新常见的方式(注1)。但在创新管理的过程中, 必须依赖有效的工作方式与工具, 克服混乱偶发意外、甚至避免有趣点子过早死亡等等常见的现象, 让创新可确实落地。因此,建立组织能力与创新工具/制度就格外重要。
此外, 一个好的创新制度, 应该是个开放协作系统。例如当尝试寻求创新的包装方式(注2), 如果此时此刻的创新团队只有包装专家, 容易造成团队成员的知识与资历相对单一, 或是其他部门如销售部門等不清楚游戏规则等等, 这些都可能会使创新效益大打折扣。当然, 创新的成功要素包括组织内部的创新氛围、激励制度、组织运作模式、创新制度与团队成员。因此, 系统性创新制度即是建立并保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。
什么才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制度?一个系统性的创新制度应是从市场、研发、供应链到销售的端对端(end-to-end)的系统。简单来说, 就是从市场趋势/客户需求出发, 研发确认技术的可行性, 并通过企业内部可量产的方式, 达到成功上市的目的, 并做好上市后的管理。这个流程包括市场、研发、供应链(生产、采购、质量)、销售、客户服务等部门, 而建立制度所涵盖的资料包括市场调研、竞争者/竟品分析、产品定位(positioning)、产品开发、专利壁垒、成本与利润等等。在这个架构下, 还要思考创新项目的规划与执行。这部份可依项目或产品创新程度建立不同的审查机制。在审查机制下, 需明确各部门的职责、确认各阶段的主要负责人与完成的时间点。也就是, 系统性的创新制度是端对端、明确权责且具备审查与追踪机制的制度。
前面叙述的创新制度是关于有明确目标的创新项目。但创新制度也应该包括培育团队能力、鼓励团队思考&投入研究新型态产品或服务的制度。例如运用激励措施, 鼓励团队提出更多的创新方案, 并将这些方案分类与整理, 作为未来新技术/新产品开发的资料库。
创新, 如同可持续发展, 已是企业必须走的路。全球有不少知名的顾问公司, 例如麦肯锡的案例与分析以及方法与策略, 协助企业构建战略能力。又如IBM的IPD系统性流程以及数字化应用的导入也是企业与IBM合作的项目之一。我们熟知的案例就有华为与IBM的合作。但创新, 不是单单导入或重构一个新的制度流程就能做到。而是应由企业先疏理自身内外部的状况, 依企业自身条件、寻找适合的顾问团队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制度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