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水性聚氨酯在锂电池封装及其他新兴领域的创新应用

叶丹

经理
广州慧正智联科技有限公司
企业已认证
墙面漆   工业涂料  
水性聚氨酯凭借其环保性、可调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,正加速向高附加值新兴领域渗透,成为可穿戴电子、3D打印和柔性能源器件等前沿技术的重要材料。
研究课题:双组分水性聚氨酯

水性聚氨酯凭借其环保性、可调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,正加速向高附加值新兴领域渗透,成为可穿戴电子、3D打印和柔性能源器件等前沿技术的重要材料。

01、可穿戴电子:柔性与舒适性的完美结合

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对柔性传感器的需求年增长率达15%(2024年数据)。在智能手环、健康贴片等可穿戴电子产品中,材料不仅要轻薄,还要柔软、透气,同时具备一定的拉伸性和耐汗腐蚀能力。水性聚氨酯的柔性结构与优异的皮肤接触性能,使其成为理想的封装材料和导电涂层基底。

它可以与不同的导电填料结合,制备出性能各异的传感材料。

碳基 WPU 基传感材料

利用碳质导电材料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稳定结构,与 WPU 结合后用于制作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,能感知人体的运动、压力等信息;

金属材料与 WPU 基材结合

可赋予材料一定特殊性能,如自愈型、热电性等,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自修复部件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传感器;

导电聚合物与 WPU 结合

弥补了其弹性不理想的缺点,所制备的 WPU 基传感材料成本低、性能调节范围大,可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对柔韧性和导电性有要求的部件。

优势亮点

🔷高弹性与低模量,满足弯曲折叠需求

🔶良好的透气性和皮肤亲和性

🔷对金属电极和导电墨水具有良好附着力


02、3D打印:环保与性能的双重突破

传统3D打印材料常存在环保问题,而WPU基材料因其低VOC排放和可调性能,成为3D打印领域的绿色替代方案,WPU在打印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粘度控制和成膜性,适用于定制化打印和医疗植入材料等应用。


技术突破——“ 3D打印支架与组织修复 ”

构建三维结构

利用 3D 打印技术,水性聚氨酯可以精确地构建出具有特定形状、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的三维支架。这些支架能够为细胞提供物理支撑,引导细胞的生长和组织的再生。

药物缓释载体

水性聚氨酯可以负载药物或生物活性因子,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缓慢释放,发挥局部治疗作用,促进组织的修复。

目前,水性聚氨酯在 3D 打印支架与组织修复领域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,需要加强与临床应用的结合,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,验证其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推动其临床转化和应用。

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5000亿美元,WPU基产品在可吸收缝合线、抗菌敷料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。

优势亮点

🔷低毒性,符合绿色发展要求

🔶可调性,适应多种打印技术

🔷优异的加工性能,确保打印质量

🔶良好的亲水性和透气性

这些特性使WPU在3D打印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03、柔性能源器件:封装与隔膜的理想选择

在柔性锂电池、柔性太阳能板等能源器件中,材料需具备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封装性能。

WPU 对柔性锂电池极为重要。它弹性好,能确保电池在受弯折、拉伸时封装完好,防止电解液泄漏,其耐腐蚀性还可抵御电解液侵蚀,延长电池寿命。

同时,WPU 粘结力强,能稳固固定隔膜,在电极材料膨胀收缩时维持隔膜稳定,其绝缘性也增强了隔膜绝缘效果,减少漏电。

在柔性太阳能板方面,WPU 凭借耐腐蚀性抵御外界侵蚀,保护内部电路与光电材料,弹性优势使其在复杂环境下封装完整。此外,WPU 可作电极与基板间的粘结层,提升整体性能,还能用于边缘封装,降低漏电、短路风险。

应用优势

🔷耐电解液侵蚀,确保器件稳定性

🔶柔韧性强,适应器件变形

🔷低VOC释放,提升器件安全性

这些优势使WPU成为柔性能源器件中封装与隔膜材料的理想选择。


水性聚氨酯正以其环保、安全、多功能的优势,加速渗透到智能穿戴、柔性电子、新能源、个性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。未来,随着可再生资源单体的引入、生物基聚合工艺的优化,其环保性和功能性还将进一步提升。


来源:水性不扬花


给您喜欢的文章打个分呗!
(0)